电动车全责但是受伤了

日期:2025-11-10 18:41:29 栏目:电摩 阅读:
那是一个寻常的黄昏,我骑着电动车在非机动车道上正常行驶。突然,一辆轿车右转,我紧急刹车,轮胎打滑,整个人重重摔在地上。

剧痛从膝盖和手肘传来,血透过裤子渗了出来。司机慌忙下车,连声道歉,承认是自己全责。警察很快到来,勘查现场,出具事故认定书——机动车全责。

然而,身体的疼痛只是开始。

接下来的日子里,伤痛带来的困扰远超预期。膝盖肿胀无法弯曲,简单的上下楼梯都变成折磨;手肘伤口愈合缓慢,每晚翻身都会被痛醒。最让我难堪的是,作为文字工作者,右手受伤让打字变得极其困难,工作进度严重滞后。

司机态度很好,保险公司理赔员也很快联系我。但当谈到赔偿时,我才意识到问题的复杂性。

“医疗费我们可以全额赔付,”理赔员说,“但误工费需要您提供完税证明和单位误工证明。”

我愣住了。作为自由撰稿人,我的收入并不固定,完税证明也无法完全反映真实收入。更重要的是,那些深夜因疼痛无法工作的时刻,那些灵感被伤痛打断的瞬间,那些因行动不便错过的合作机会——这些无形的损失,该如何量化?

这次经历让我深刻反思交通参与者的责任问题。法律可以判定事故责任,但伤痛带来的影响却由伤者独自承担。即使对方全责,即使赔偿到位,身体和精神的创伤依然真实存在。

我开始理解,无论是开车还是骑车,遵守交通规则不仅是对他人负责,更是对自己负责。因为一旦发生事故,即使法律还你公道,伤痛却只能自己承受。

如今,膝盖上留下了一道淡淡的疤痕,每逢阴雨天还会隐隐作痛。这道疤痕成了我心中永远的警示——在道路上,从来没有真正的“全责方”和“无责方”,每个交通参与者都是命运共同体。我们的每一次选择,不仅关乎规则,更关乎生命与健康。

这件事改变了我对“责任”二字的理解。责任不仅是事故后的认定,更是事前的谨慎;赔偿可以计算,但健康的损耗无法估量。我学会了在道路上更加谦卑,因为我知道,无论谁的责任,伤痛都不会区别对待。

希望我的经历能提醒每一个交通参与者:珍视自己,也珍视他人。因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出行中,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下一个“全责但受伤”的人。

我来作答

13

提问

1万+

阅读量

0

回答

3百+

被赞

2百+

被踩